近年来,由于新建或翻新校舍后甲醛等有害物质未能及时有效排除,导致学生暴露于潜在的健康风险之中。据2025年全国学校环境检测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31%的中小学校新改扩建教室存在甲醛浓度超标现象,部分区域甚至超出国家标准限值的3倍以上。校园甲醛超标形势严峻引发社会关注,为了预防未来发生类似事件,教育部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在2025年暑假期间必须完成整改,确保秋季开学前所有教室空气质量达标。

健康影响
甲醛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甲醛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短期接触可能导致眼睛、鼻子和喉咙的刺激症状;长期暴露则可能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事件回顾
重庆一小学教室装修甲醛超标:
浙江湖州幼儿园集体性流鼻血事件:
山东烟台科技学院宿舍甲醛超标: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一小”事件:

应对措施
当面对甲醛超标的问题时,学校和相关部门应采取迅速而有效的行动来保护师生的健康。这包括但不限于:
立即通风:确保所有空间都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专业检测:邀请具备CMA认证的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空气质量检测。
治理污染源:采用科学的方法去除甲醛,生物酶、光触媒分解等技术从源头彻底分解甲醛等有害物质。
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向师生通报检测结果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增强公众信心。
学校甲醛超标不仅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学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在装修完成后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时间,并通过专业的甲醛治理公司去除甲醛和第三方机构进行空气质量检测,以保证学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学校甲醛超标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公共健康议题,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环境质量的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